造成食物中毒的5種細菌種類!預防從這些地方做起

食物中毒發生時與腸胃炎症狀很像,因此許多人都會以為只是單純的吃壞肚子,但沒想到最後會需要住院救治,食物中毒的發生,通常會由3種因素所造成,細菌性食物中毒、天然毒素食物中毒、化學性食物中毒,而日常我們常見的食物中毒大部分都是細菌性食物中毒所造成,因此避免食物中毒的發生,一定要來好好認識5種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種類。

 

食物中毒的5種常見細菌種類

細菌性食物中毒通常會是接觸到受污染的病原體,導致消化系統的不舒適,像是:腹瀉、腹痛、嘔吐等等症狀,而這5種細菌種類很常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。

  1. 金黃色葡萄球菌
    金黃色葡萄球菌經常會存在於化膿的傷口上,如果一名料理人員手上有化膿的傷口卻又沒有包紮好,接觸食物時就有可能會將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於食物,加上如果是處理不需加熱的食物上,就會馬上大量的繁殖產生毒素,一旦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毒素後,即使使用熱水也無法消除。因此只要接觸到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,會在六小時內出現噁心嘔吐、腹瀉的狀況。
  2. 腸炎弧菌
    腸炎弧菌是一個很喜歡生長在鹽的細菌,因此海產食品最常遇見腸炎弧菌,如果沒有處理妥當,會間接污染到其他食物身上,吃進去這些受感染的海鮮產品就會造成腸胃道症狀、血便的狀況。
  3. 沙門氏菌
    沙門氏菌是經由家畜傳播的細菌,經常會在肉類及雞蛋上看見,如果直接食用到受污染的肉品、雞蛋,就會導致沙門氏菌中毒,症狀會出現發燒、腹瀉、嘔吐、大便黃綠色樣的水便、惡臭等等,如果是兒童感染更需要特別注意,有可能會發生治療不及而死亡的狀況。
  4. 肉毒桿菌
    肉毒桿菌會發生在罐頭種類的食物,在製罐的過程中若沒有完全殺菌,在厭氧的環境下肉毒桿菌就會產生毒素,若不幸遭到中毒,會發生便秘、昏睡、倦怠、眼臉下垂、全身無力等等症狀,若未及時治療,嚴重者有可能會突然死亡。
  5. 病原性大腸桿菌
    經常殘留於水、土壤、人的腸胃道,經由受感染的人或動物糞便來污染食物、水源,藉以傳播下去,若遭受到感染,會出現全身出血、尿毒症等等症狀,是一種人畜共通的細菌。
 

預防食物中毒養成4個好習慣

  1. 養成個人的衛生好習慣,吃飯前一定要洗手或使用消毒用品消毒。
  2. 生、熟食一定要分開食用,若是在料理時,也要記得生食與熟食的粘版、菜刀分開使用或確實消毒,摸過生食的手也一定要清洗乾淨後在來觸碰熟食,避免夾叉感染。
  3.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,食用生菜一定要清洗乾淨,過夜或放置過久的熟食不要在食用,保持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,避免細菌污染。
  4. 食用餐具要衛生,可以隨身攜帶環保餐具,若使用外面的餐具也要確實消毒乾淨後在使用。

預防食物中毒從良好的習慣做起,不管走到哪裡都建議可以攜帶一瓶消毒噴霧,如果一直沒有找到適合的,可以使用馨朵拉的天然淨隨身瓶,天然淨隨身瓶使用植萃配方,通過SGS檢驗抗菌力達99.99%,讓你走到哪都能夠安心消毒,保持安全乾淨的食用環境。